翻译电影片名的人都是戏精
2018-01-30 16:32:16CBMCBM影视译制机构

中文是戏精。这是我看完《寻梦环游记》之后,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更确切一点,应该说是我们的中文电影翻译是戏精,太爱加戏了。

你看,英文原版的片名叫Coco,这个名字多好啊,直截了当又完美点题。电影里的老祖母Coco 是片子里那条隐藏故事线的主角,也是全片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只有她记得父亲,也只有她愿意记得父亲,她是连接亡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纽带,是维系剧情逻辑最关键的一环。

影片后半部,埃克托对米格说,这首歌我不是写给全世界的,我是写给Coco 的。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个什么地方click 了一下。一直不理解为什么片名要叫Coco,到这一刻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用意和妙处所在。

再到片尾,米格对着Coco 弹唱“Remember me”,重新唤醒了她几乎已经衰退的记忆,而在世界的另一面,父亲因为被生者记起而重新获得了存活的意义和力量,再也不会如烟一样消逝无踪。这动情的一幕让很多人感动不已,在拭泪之余再次想起Coco 这个平淡但隽永的片名,不禁再次感叹也感谢导演编剧的良苦用心。

看电影其实是编导和观众穿越时空交流的一个过程。你坐在电影院里,逐一捡起导演和编剧埋下的伏线,有时是解出智力游戏的满足,有时是灵魂相通的欣慰。隔空击掌,会心一笑,这是聪明的好电影带给我们的独特快感。

Coco 这个片名,无疑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设计。

再回过头看中文片名,《寻梦环游记》到底是什么鬼?如果说看电影之前,这个片名还只是让我们感到不知所云的平庸,那看完电影之后,我就有点忍不住痛恨这种平庸之恶了。因为这种自说自话的强行加戏,容易让我们错过一部好电影不说,也破坏了观影的意境和乐趣。

不过后来我看到Coco 的港台译名,对大陆片名的抱怨就消去了大半。香港人把片名翻译成《玩转极乐园》,轻浮恶俗,不知所云。

台湾版更离谱,竟然叫《可可夜总会》,海报上还写了“越夜越美丽”——“夜总会”是台湾人对坟头墓地的称呼,不是我们在大陆所称呼的那种声色场所,所以这个片名大致可以理解为“可可墓园”,平白无故多出不少惊悚的意味。最重要的是,所谓的夜总会,根本和Coco 没有任何关系啊?

说到翻译给自己加戏,港台才是鼻祖。《寻梦环游记》这个俗丽的片名很明显是受了港台的影响,因为这是他们一贯的命名套路:

1、爱用拔高主题虚张声势的大词,比如“寻梦”。但问题是总结出来的关键词常常有点偏差,抓不到点子上。像Coco 里寻梦虽然也是主题的一部分,但很明显这部片子着重讲的是亲情。

2、爱偷懒用固定结构,比如“XX记”,听起来好像铿锵有力,但其实透着陈腐的味道。同样的例子还有“XX总动员”,类似的片名可能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3、爱搭其他热门IP的顺风车,一部片子火了,其他片子也非得往上蹭。比如《寻梦环游记》很明显就是想搭《飞屋环游记》的车。

用这样的套路造出来的中文译名千篇一律,每一部看上去都有点相似,完全没有自身特点可言。说到底,是因为翻译的人偷懒不用心,敷衍了事,每一部电影都想用固定的模式去套,但求万能。

这种套路译名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至多是平庸俗套而已。怕就怕翻译不甘平庸,要变着法子加戏。

以前大陆翻译的国外电影片名很多都是直译的,我记得台湾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帖子,嘲笑大陆的直译片名太土太中二。并且这个帖子在多年的传播中不断翻新,增加了很多新的例子,甚至台湾媒体还当成新闻报道过。

但很多台湾人香港人奉为至宝的花样翻译,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太可怕了,相反倒是大陆的直译,直白是直白,但至少保留了原作的韵味。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Shawshank's Redemption,大陆直译成《肖申克的救赎》就很好,只要耐心看完电影,自然能够领会其中妙处。反观香港的翻译,《月黑高飞》,完全不知所云,没有任何吸引力。

台湾的翻译《刺激1995》更是经典的翻译车祸现场。据说用这个片名的原因是因为台湾的引进方认为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骗局,而之前另外有一部同样讲骗局的奥斯卡电影“Sting”在台湾叫“刺激”,所以干脆就揩一下刺激的油,加个年份可以让人以为是续集。

最搞笑的是这部片子本来是1994年首映的,叫1995纯粹是因为在台湾推迟到了第二年上映。这么一部经典的片子被侮辱至此,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再比如皮特和朱莉合演的那部Mr. & Mrs. Smith,大陆直译成《史密斯夫妇》也很好,可是香港却翻译成“史密夫决战史密妻”,故作聪明,但却一点也不聪明。

还有去年那部《釜山行》,台湾翻译成“尸速列车”,香港翻译成“尸杀列车”,都是画蛇添足导致贻笑大方的例子。

不过,那些大陆直译的片名,大多数都是那些没有正式引进的片子,是民间流传的翻译。一旦一部片子正式引进要考虑票房,引进方就不敢用直译了。大概是因为引进片方对观众的智力和审美没有信心,生怕平淡真切的片名吸引不了观众,所以要拼命涂脂抹粉,做出许多额外的演绎。殊不知正是这样,反而让气质美人变成了庸脂俗粉。

另一个原因,我想是中文本身就有一种“不诚恳”的传统,这个大概和我们的文化、乃至和我们的民族性有关。我们似乎很难接受平白、平淡、不加修饰的东西,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要美化、要修饰、要粉饰,这种加戏的冲动在我们的DNA里,很难根除。你想想就在100年前,中国人说话要用白话文,写文章要用文言文,说的是一套,写的是一套,因为觉得白话文没有经过粉饰,所以不能用来做文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蜘蛛侠”,“钢铁侠”,以及各种侠,其实英文原文都特别简单,直译过来就是“蜘蛛人”,“钢铁人”。但这样的直译,显然就少了很多味道,而变成侠,一下子就有了想象的空间。所以这种对美化和拔高的需求,是我们的文化习惯。

相比之下,绝大多数英文电影的命名都特别直接,特别平淡,特别简单,特别简洁,能用一个单词命名的就绝不用两个词,就像Coco 这样。大概这也和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有关,毕竟英文里面,类似“环游记”,“总动员”这类纯粹用来烘托气氛耀武扬威的词是不存在的。

当然这种加戏,也不一定都不好。毕竟我们也有很多经典的片名翻译,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比如《廊桥遗梦》,肯定比直译“麦迪逊的桥”要吸引人;《魂断蓝桥》相比直译“滑铁卢桥”要好得多了;把应该直译成“矩阵”或“母体”的“Matrix”翻译成《黑客帝国》,也还能够接受;“洛丽塔”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更是惊艳。

强行直译有时候也是行不通的,比如《神奇动物在哪里》在台湾被强行直译成“怪兽与它们的产地”,别扭拗口,完全不符合中文的习惯。还有《阿甘正传》,也是加戏加得恰到好处的例子,真要直译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太倒胃口了。

只是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希望片名能直译就直译,如果直译出来实在不妥再考虑做一些小小的修饰。我们看一部电影,还是希望能最直接地感受到它本来的意味。翻译电影片名的同志们,请你们加戏的时候一定要慎重。